top of page
photo_2021-11-07 20.50.46.jpeg

產業/教育座談會

台灣除了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半導體產業鏈外,亦有多如繁星的中小企業業者,倚靠著專業和勤奮,在各自的產業和領域中發光發熱。台灣世代智庫透過品牌旗艦《全球臺北論壇》(Global Taipei Dialogue)為首的各式論壇及座談會,匯集科技新創、影視媒體、環保生態、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專家與業界人士,共同發掘台灣的軟實力寶庫,為下一個世代的產業拓展願景、尋找出路。

S__58277948.jpg
S__58277950.jpg

2023 防災宣導訓練

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受邀參與#弗里德里西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 for Freedom)所舉辦的防災宣導訓練,一同參加的還有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消防人員宣導如何正確使用電器及瓦斯避免發生火災,若是火災及地震發生時的危機應變以及逃生,而台灣世代智庫的夥伴也實際操作了滅火器和急救的演練。 在台北市各區皆設有防災公園及避難收容所,相關資訊都可以在台北市防災資訊網上查詢喔~

4e88627e439b6a41ee3ad4e1d48fef57.jpg

2022《全球臺北論壇》探討智慧城市與台灣國際空間

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與 Go SMART 全球智慧城市聯盟、國際合作中心、台北市電腦公會18日(二)晚間聚辦第十四屆全球臺北論壇活動,探討智慧城市與台灣國際空間,並邀請波蘭臺北辦事處通訊專員劉正一(Robert Mrozowski) 、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與威力工業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施作君進行專題演講及座談。

 

在論壇中,台灣世代智庫執行長陳冠廷認為,智慧城市是城市外交的一部分,而智慧解決方案與高科技服務都是台灣的強項,未來台灣不僅可以輸出價值,也能輸出台灣自身的強項服務,突破外交封鎖,走出自己的路。

 

來自波蘭的劉正一分享波蘭在智慧城市的經驗,劉正一指出,中型的波蘭城市想在2035前轉換成智慧城市,透過了一些相關的應用案例來解決傳統問題,例如在犯罪率上透過人工智能監視器降低車輛竊盜機率、透過智慧垃圾桶改善民生問題、電動小車 Triggo 的發展降低交通問題,與新創公司合作衛星影像偵測逃稅者,降低逃漏稅問題等等。

 

趙恭岳則著墨於未來氣候變遷的影響與風險,他認為這個議題在過去幾年都居於全球風險報告的首位,國際上也要求不管是政府或企業都應對此作出揭露。未來台灣透過智慧城市開拓國際空間的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去因應這類型非傳統安全風險。趙恭岳也強調,城市是永續發展目標在地化的關鍵。並舉例台南使用智慧科技成功解決登革熱的問題,在後疫情時代,城市跟社區是智慧科技執行的關鍵單位。

 

施作君則提出智慧城市的三個重要應用,電網、智慧街道照明與交通,施作君補充,例如行政院宣布在2022年要完成在各個中小學設置冷氣的計畫。這也反映未來在智慧城市的發展上,能源的使用狀況必須要小心監控,也必須導入能源管理系統(EMS)。

 

台灣世代智庫執行長陳冠廷指出,透過國際上相關的經驗交流,也同時改善台灣遇到的問題,這正是台灣發展智慧城市最實質的幫助,台灣的經驗可以對國際城市網路產生積極貢獻,在於台灣有廣泛的主題,包括公共衛生、信息通信技術、智能解決方案、氣候危機以及公平、多樣性、包容性和福祉,而透過城市外交,特別是智慧城市與解決方案、高科技服務、都是台灣的強項,未來台灣不僅可以輸出價值,也能輸出這類型的強項服務、突破外交封鎖、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News:

243328004_3039205609690067_5482033413875729935_n.jpeg

2021《全球臺北論壇》電影、電視、影片與台灣的軟實力

9 月 29 日,台灣世代智庫主辦了第十二屆全球臺北論壇:「電影、電視、影片與台灣的軟實力」。我們的演講嘉賓包括台灣首部政治劇《國際橋牌社》的製片人汪怡昕(Issac Wang) 和紀錄片導演兼攝影師歐陽鋒(Tobie Openshaw),其作品曾刊登於《國家地理》、《探索》等雜誌上。

 

在論壇中,因為上述影視工作者的參與,我們的觀眾有機會認識到,透過電影、電視和影片講述的台灣故事,是如何增強我們國家的軟實力。也得以進一步思考到以下問題:台灣影視作品有哪些獨特之處?它們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在國際上推廣台灣?台灣有哪些政策或措施能使我們國家的影視產品國際化?

汪怡昕導演表示,在民主倒退的浪潮和中國共產黨在世界之影響力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台灣透過不流血的方式、由威權過渡到民主的故事是值得講述的。對此,歐陽鋒導演則表示,雖然台灣的文化相關部會推動了諸如《斯卡羅》和《國際橋牌社》等大型影視作品,並對國際級的影視製作表示歡迎,但「對於小型製作而言,這真的、真的很難……他們不會想要跟你說話。」面對上述課題,歐陽鋒導演呼籲台灣應更多地支持草根的影像製作,以及那些諸如「身為原住民電影製作人為弱勢社區發聲」之類的故事。

台灣世代智庫執行長陳冠廷認為:「我們的智庫為我們「使台灣朝向更加永續、多元化和包容的方向發展」的使命感到自豪。本次論壇的兩位與談人都談及台灣的政治發展,原住民族的權利、文化、神話和民間傳說以及氣候適應力相關的問題。對此,陳冠廷表示,「我很高興我們能夠通過影像來剖析那些關於多樣性和包容性的重大議題。」

有關該事件的更多資訊,請參閱以下新聞報導:

2X4A7027.jpg

2021《全球臺北論壇》探討移工處境 呼籲正視移工權益發展永續經營

台灣世代智庫與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26日(四)晚間共同舉辦第十一屆《全球臺北論壇》活動,探討全球疫情下的移工處境,並邀請媒體工作者簡永達、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政策處主任汪英達進行專題演講,並由桃園市新住民協會林桂金女士與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阮文雄神父進行評論。

新聞:

239098226_1474213222943968_7231465420757998525_n.jpg

2021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lobal Organization of Smart Cities ) 參訪智庫

本次智庫會晤全球智慧城市聯盟辦公室,就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公私協力平台、國際產業交流交換意見;未來期盼能夠將智庫、NGO、城市發展接軌,加強台灣軟實力之展現。

telegram-cloud-photo-size-5-6282859069362515146-y.jpeg

2021年亞洲自由民主聯盟論壇會談

亞洲自由民主聯盟 (CALD)於7月7日舉辦了社群論壇,台灣世代智庫的研究員和實習生得以藉此機會結識來自各地的同行朋友。這次的活動,有助於我們與志同道合,且積極參與政治的公民朋友們,加深聯繫。而論壇中的簡短討論,亦有助於我們磨練彼此的溝通技巧。

S__24076670.jpg

全球臺北論壇:環境治理與軟實力

本次論壇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主任林宗儀博士、政大創新學院訪問學人、環境教育家Mr. Tim Schutz及Ghost Island Media的主持人Nate Maynard進行專題演講與討論。

S__23978164.jpg

2021 雙語教育

台灣世代智庫拜訪民雄國中,針對雙語教育、國際交流之合作概念,與校長及家長會長進行會談。與會的胡莎納博士、葉浩勤研究員分別就歐洲、印度能夠與台灣學生加深連結,增強多元文化素養議題,進行初步意見交換。

IMG_9901.jpg

全球台北論壇:表演藝術與多語言主義

台灣世代智庫非常榮幸與  Belgian Office Taipei 比利時台北辦事處共同舉辦第八屆《全球臺北論壇》。
本次智庫邀請比利時台北辦事處副處長何邁新 (Maxime Ramon  )及國家兩廳院副總監施馨媛,一同探討表演藝術與雙語教育推動的重要性,活動也邀請 FIG Formosa Improv Group 福爾摩沙即興組合進行雙語即興演出。

新聞:

163446658_2863070570624435_5686167013624

2021 台灣世代智慧城市講座

非常感謝環境工程以及建築學的訪問學者,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Ming-Snan Ng女士、利物浦大學教授Jürgen Hackl博士 以及台大BIM的Tracey Chang女士分享智慧工程應用在對政策決定的輔助,未來智庫將與各國學者共同推廣智慧城市相關政策。

S__23707829.jpg

2021 新北市榮光育幼院

台灣世代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廷偕基金會成員拜訪新北市榮光育幼院,討論社工暨育幼院兒少面臨之問題及政策建議。

!
Widget Didn’t Load
Check your internet and refresh this page.
If that doesn’t work, contact us.

2020 第六屆全球台北論壇

本次論壇討論在亞洲,媒體所面臨的言論自由挑戰。參與的講者有無國界記者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東亞局局長 艾瑋昂,每日電訊報 (The Telegraph) 東亞特派記者 Nicola Smith。德國之聲東亞特派記者 William Yang及破土雜誌 (New Bloom)創辦人丘琦欣。針對媒體自由,假新聞、以及新聞內容品質等議題進行討論。

新聞:

https://de.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programId/2004/id/103440

messageImage_1606094971600.jpg

2020 All Hands Taiwan

台灣世代基金會參與 "All Hands Taiwan”所舉辦之大型國際招聘活動,並分享有關智庫之教育計畫及專案。

智庫所舉辦之中英雙語的“全球台北論壇”系列活動,對於台灣2030雙語倡議,以及所有欲提高雙語能力的求職者,皆會有所助益。

台灣世代智庫與您共同實踐2030雙語國家願景!

media_temp(2).jpg

2020 雞從哪裡來?台灣世代推動生命教育 呼籲肉品資訊公開化

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推廣食、生命教育,執行長陳冠廷日前探訪前台北畜產公司總經理姚量議的彰化雞場,兩人就關於雞隻畜養的知識和生命教育、食農教育等理念進行交流,姚量議指出,近期大家討論美豬議題,發現肉品產地或相關資訊的重要性,但除了美豬之外,其實各項肉品也應一併重視,呼籲相關單位應一併重視肉品資訊的公開透明化。

 

台灣世代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廷拜訪前台北畜產公司總經理姚量議,並參訪姚家位於彰化大城的自家雞場,學習養雞的相關知識,兩人並就食農、生命教育進行對談。

 

姚量議表示,過去他在北畜期間,曾推動雞隻的品種復育,讓好吃的雞肉有機會在市場上販售,也讓台灣的雞肉能更具競爭力,另一方面他也在女兒的幼稚園也推動生命教育,和校方一起飼養土雞,花費一學期左右的時間讓小朋友們參與生命孕育、結束的過程,進而學習到惜食的觀念。他認為這種食農教育是應該被提倡的觀念。

 

姚量議進一步指出,透過實地參與,讓小朋友們接觸到經濟動物的生產過程相當重要,因為唯有健康的動物才能成為好的肉品,姚量議認為,當各種產業在落實管理的責任時,外界卻忽略食物這一環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他舉例手機與土雞,手機是每天使用的東西,會接觸到人體,而每支手機的生產,其功能、產地、規格和價格都一清二楚,但吃下肚的土雞,卻沒有產地、生產過程、屠宰方式、運送過程等資訊的完全接露,也因此當現在在討論美豬問題時,其他肉品的資訊也應就這一次的機會,一併改善處裡,讓消費者能夠擁有完全的資訊判讀。

 

台灣世代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廷表示,最近圍繞食品的討論非常多,作為智庫單位,希望與各界產生更多元的討論,不管是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教育等,特別是對於促進未來台灣的農業教育、食農教育,他認為這些都是教育的契機,希望這次和姚量議的對談,從他最熟雞的雞談起,一起改進台灣的農業教育、食農教育,讓社會可以更加重視這些問題。

AR_VR產業座談會01-1.png

2017AR科技產業應用與未來展望​產業座談會

陳明文、江永昌委員共同舉辦【AR科技產業應用與未來展望】產業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界一起來探討,希望藉此幫助台灣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產業創造更高的產值和競爭力,也謝謝林岱樺委員和余宛如委員抽空來關心。

對於台灣而言,產業界及學術界其實已經在AR領域耕耘多年,但始終缺乏政府的協助與輔導。因此,今天的座談會除了專家學者業者之外,也邀集文化部、經濟部、國發會、教育部、科技部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藉由這場座談會瞭解產業界長期所遇到的問題,包括:
1、國內公司投入AR研發的門檻與挑戰、
2、推動國內AR產業鏈/生態圈成形之政策作法、
3、AR/VR人才培育與促進產學鏈結合作等。

期盼這場座談會可以作為一個開端,並藉由此平台的互動,讓政府部門與產業界之間能相互理解,並產生良好互動,為產業奠定更好的基礎與環境,冀望未來台灣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寶可夢,發展臺灣專屬的AR產業。

amoledscreen.jpeg

2017 AMOLED產業前景座談會

過去台灣靠電子業創造巨大經濟奇蹟,現在面臨各種轉型挑戰,究竟是要發展新產業,或是在既有產業的基礎更上層樓,抑或多管齊下?除了要具備敏銳的市場嗅覺之外,還要有決斷力,而有決斷力的前提之一就是要積極、充分了解產業現況與國內外發趨勢。

陳明文委員與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舉辦AMOLED產業前景座談會,邀請了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科技部、經濟部技術處、工業局、標準檢驗局、智慧財產局、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還有多位立委幕僚出席,由創王光電的朱克泰博士介紹目前台灣AMOLED產業現況,以及展示技術實品。

AMOLED是一種螢幕顯示技術,在原有的TFT-LCD技術上加引延伸發展,不但擁有比傳統OLED面板更快的反應速度,也有比TFT-LCD更明亮、色域更廣、更節能的優點,目前已被廣泛運用在許多品牌的智慧型手機上,也據聞可能會由明年發表的iPhone 8 所採用。政府的角色在於權衡輕重緩急與先後順序,結合現有資源提供後援,調整制度推動產業基礎,並且盡可能為每一個為台灣在國際市場上衝鋒陷陣的企業排除障礙。

bottom of page